针对备受关注的董明珠股份被冻结一事,格力电器5月5日晚间发布更正公告称:经核查,因个别信息存在录入错误,误将截至报告期末前十大股东中董明珠的股份状态填写为“冻结”,现对相关内容进行更正,更正后董明珠的股份状态填写为“质押”。
针对备受关注的董明珠股份被冻结一事,格力电器5月5日晚间发布更正公告称:经核查,因个别信息存在录入错误,误将截至报告期末前十大股东中董明珠的股份状态填写为“冻结”,现对相关内容进行更正,更正后董明珠的股份状态填写为“质押”。
股权冻结乌龙
格力电器的股权冻结乌龙,始于此前格力电器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截至一季度末,作为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董明珠持股数量为4448.85万股,持股比例为0.79%,其中有1150万股处于冻结状态。
以格力电器5月5日的收盘价每股35.15元计算,董明珠遭冻结的股份市值约为4.04亿元人民币。
这价值4亿元的股票让不少市场人士对格力电器的经营情况产生质疑。
市场传言,董明珠在2019年曾将其所持有的一部分格力电器股份质押给了一家金融机构,以获得资金支持。然而,在股市下跌和董明珠所持股份价值下降的情况下,这些股份的市值已经低于其质押价值,因此金融机构选择了冻结董明珠的股份。
不过,随后格力电器的更正声明,让事情变得清晰。更正后,董明珠的股份状态由“冻结”改为“质押”。
“股权冻结”与“股权质押”,这二者有何区别呢?
公开资料显示,股权冻结是法院冻结公司或个人的股权或投资权益的一种方式,一般是债权人为保证其权益而采取的措施。
股权质押,则是债务人是为了获得借款或其他利益主动将股权质押给银行等债权人。
简而言之,前者是被动接受,后者是主动为之。